現在生活節(jié)奏不斷加快,有些車主為了駕駛更省油,習慣油表指針接近“0”線時才去加油,有些車主為了避免頻繁進站加油,會把油加到“嗓子眼”上。那么究竟什么時候去加合適?應該加多少呢?
油箱的標準容量
油箱標注的容積并非實際最大容積,而是最大合理容積。普通油箱可以在標注容積外,多加注10%~15%的油量。以60升油箱為例,最多可加到75升。汽車生產廠家提示油箱容量為60升,是考慮到油品的膨脹系數,存油不超過60升比較合理,以給溫度升高引起燃油膨脹提供足夠的空間,同時保障油箱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。
安全的燃油箱
加油量準確與否,不能根據油箱的額定容量判斷。汽車燃油箱是一種容器,不是計量器具,不能作為判斷計量準確與否的依據,根據國家有關強制性標準的要求,汽車燃油箱的額定容量應控制在燃油箱最大安全容量的95%。
黃燈亮了加油正確:油量剩余1/4時加油
每輛車在黃燈亮的時候,還是有一定油量,一般這個時候就該去加油了,但最好還是在黃燈亮之前加油。許多說明書上都提醒,指針在油表的四分之一處就該加油,這是出于保護油泵的考慮。如今生產的汽油車都采用電動汽油泵以及油量電子感應器,需要浸泡在汽油里散熱降溫,假如汽油太少,油泵就不能被油浸泡住,散熱就會受到很大影響,散熱不及時,就會影響油泵的壽命,甚至導致燒毀;假如車子的油箱已經長時間沒有清洗,由于汽車油箱底部雜質較多,油量少就很容易造成油路堵塞。同時,燃油不多時,還會使汽油泵工作負荷增加,影響油泵內轉子的冷卻。此外也可能影響排氣系統的氧傳感器。
所以,建議車主在使用過程中,應經常檢查油表提示的剩余量。不要總是等油表燈亮了再去加油,因為油泵、氧傳感器這些零件的維修費都不低。同時,如果不及時進站加油,還會導致汽車拋錨,給車主的出行帶來極大不便。